历史从不是割裂的片段,而是串联过去与未来的线索。2025年7月10日,云顶国际“红色我们”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小朱家村村史馆与渤海上京博物馆,正是为了在历史的褶皱里打捞更鲜活的成长养分,在文明的基因中筑牢更坚定的前行信念。

村史馆藏乡土记忆,见乡村振兴的坚守;博物馆存文明密码,显文化交融的厚重。这场探访是为了踩稳历史基石—读懂“从哪里来”,方知“往哪里去”。




推开村史馆的门,仿佛走进了一部立体的乡村编年史。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开启参观学习。讲解员系统介绍了村庄的发展脉络:早年村民以渔猎为业,依江而居却生计维艰;历经代代村民接力奋斗,村庄逐步探索转型之路——打造“中国冰村”特色品牌,再到创办渔猎文化节等文旅活动,形成“四季有景、全年可游”的发展格局。如今,小朱家村已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,斩获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“全国文明村”等多项荣誉。


讲解过程中,讲解员通过老照片、旧渔具与现代文旅设施的实物对比,生动展现“资源变资产、冷区变热地”的转型实践。王俊珲老师结合讲解内容,引导队员们从经管专业视角分析:“村庄的成功在于精准盘活江域生态与渔猎文化资源,通过品牌化运营实现价值转化,这正是‘特色产业驱动乡村振兴’的鲜活案例。”

如果说村史馆是“微观叙事”,渤海上京博物馆便是一部“文明史诗”。“红色我们”志愿者服务队前往渤海上京遗址博物馆。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读中,队员们通过出土文物、都城复原模型及文献资料,系统了解古代渤海国的历史脉络:作为唐代东北亚重要文明节点,渤海国曾与中原王朝深度交融,在政治制度、文化艺术、商贸往来等方面形成独特文明成果,其遗址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。


参观过程中,同学们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了解到古代渤海国的兴盛,离不开对先进文明的借鉴与本土特色的融合,这种‘开放包容、守正创新’的智慧,对当代区域经济发展仍有重要启示。同时队员们围绕“文明交流对经济繁荣的影响”展开讨论,深刻认识到历史传承对现实发展的深远意义。




今日的探访让成员们收获颇丰。小朱家村的转型实践,展现了基层群众在时代浪潮中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;渤海上京遗址的文明积淀,彰显了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深厚底蕴。作为经管学子,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,把历史经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,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深化对“发展”与“传承”的理解,努力成长为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。